靖江市企业党建文化标识自媒体网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

民族走廊

冕宁地处凉山北部,被史学家称之为“民族走廊”的主要通道上,古来便是多民族聚居、迁徙、融汇地带。据史籍载,秦、汉代有笮、牦牛、邛、僰、汉、白狼(白兰)及蜀亡迁人遗民等,魏、晋、南北朝有摩沙等,唐代有两林及勿邓之东钦等部,宋代有两林及番夷等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

元、明、清代有汉人、西番(番夷)、模梭、倮落,民国年间有汉人、倮夷、西番(番夷)等称谓。解放后,按国家规定,民国年间的民族称谓改为汉族、彝族、藏族。现有20余个民族,主体民族为彝、汉、藏,在我另外一篇《凉山冕宁县西番(bó)藏人的兴衰史,从主体到不足2%》已是讲述过藏族。

因彝、藏姓氏普遍用直译方式,比如吉为首的就有:吉克、吉胡、吉巴、吉牛、吉康等等。使得这座人口仅40万的县,姓氏多达700余个,人数最多的姓氏为“王”姓;其次为陈、邓、李、张、周、罗、杨、刘、马、赵、吉、邱、卢、吴、谢、黄、廖、宋、俄、高、胡、陆、鲁、沈、孙、劳、余、袁、朱、郑、敖、安、底、刁、冯、葛、海、蒋、结、金、加、芦、林、凌、梁、毛、那、欧、哦、钱、撒、桑、施、涂、熊、严、于、殷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2

凉山州百家姓

民族分布

汉魏时代,县城西部、北部为笮人、牦牛、白狼(白兰)、摩沙等部落游牧、农耕地区,县南部则为邛人、汉人等民族农耕区。明、清代(前期),北部、西部为“西番”人、“摩沙”人聚居区,中南部为“汉人”聚居区,南部为“倮夷”聚居区。

清末、民国年间,各民族地域分布有较大变化,形成新中国建立时的分布状况。汉族主要分布于安宁河谷地带、锦屏山麓;彝族主要分布于县北、县西的拖乌、里庄等地;藏族形成大杂居、小聚居状况,主要分布在和爱、联合、城厢等乡(镇),回族主要居住在城厢和泸沽两镇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3

冕宁县地图

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,1980年后经济的快速发展,各民族分布有较大变化。少数民族经商、办企业、务工人员增多,部分进入集镇或县城定居,家居农村退休后工作人员亦多选择县城或集镇居住。

县城1950年没有一户少数民族居住,现少数民族县城常住人口达数万人。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村落的杂居汉族,向坝区汉族聚居地或集镇迁居。农村,包括边远农村村民或办企业、经商致富,或外出务工,选择在集镇或县城建房定居。

人口

县域各民族,元末以来记载明确,沿至民国时期;人口,清代前期始有承粮户籍记载。清代据《四川通志》(新、旧两种)及《冕宁县志》数据:雍正七年(1729年),汉族2079户。康熙十年(1671年),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,准其人籍;四十年(1701年)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,人口申报不再隐瞒。道光初,汉族19832户(114322人),藏族1788户,彝族927户(为封建制彝族,奴隶制彝族不载)。

中华民国时期清末以来到民国末期,社会动乱,民不聊生,人口增长停滞。汉族,从清中期11万余降至1916年的102066人,1947年再降至9万余人。

彝族,清末以来,普雄等地奴隶制部分彝族大量徒人,民国末年达3万余人,从清中期占全县总人口的第三位升到第二位,后人口占比继续攀升,从解放初的25%到现在42%。

藏族,因多种因素,从清中期的1788户降至400余户,从占全县总人口的第二位降至第三位。

汉族源流

秦昭王二十二年(公元前285年),蜀郡太守张若“取笮及其江南地,通邛笮,为郡县”(今县域为笮地之一部)。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,置台登、笮秦县(县域),大量移民到边地。《后汉书·地理志》载,越嶲郡辖“户六万一千二百八,口四十万八千四百五”。当时少数民族人口一般不载入户籍,史书记载的户口数字基本是汉族。冕宁当时为越嶲郡辖十五县之一,汉族人口当在二万以上。到8世纪汉族在县域状况基本没有变化。

唐代改越嶲郡为嶲州,8世纪中叶,吐蕃占嶲州治地以北地区近半个世纪。唐文宗太和五年(831 年),南诏占嶲州城汉族多随唐军撤走,余者多为南诏掳为奴,融入当地民族中。唐王朝及地方政权吐蕃、南诏在嶲州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,造成赤地千里的局面。南诏“以乌、白蛮填之”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4

据《元史·兵制》载,元世祖年间,先后建立建昌民屯,拨编民104户。据冕宁县凌氏族谱记,其先祖为元代铜漕(喜德县冕山)驻军头目,与之相符。

县域之汉族,基本上是明初以后从内地迁来。首批是明洪武年间的屯垦军。明初实行卫所制,在新拓地实行军政合一机构-卫军民指挥使司,卫下设千户所、百户所,所下设总旗(每总旗50人,每小旗10 人),分驻屯垦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5

在建昌府(原嶲州改置)的卫所屯垦的汉族官兵58000余人。宁番卫(冕宁县)统军5600 人,分设8所92屯,至今留下不少带“所”、“屯”的地名。北起大渡河边的晒经关牦牛古道,逾小相岭达安宁河谷抵金沙江通安的千里通道,卫所营屯星罗棋布,宁番卫居中,处重要地段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6

木里项脚乡境内留存着一个土著汉族村落,被称为“明代遗民”部落。

县内汉族大姓,主要就是明初卫所军人(屯垦军户)后裔。屯军又分南北两部分。自云南入的沐英西征军多江南籍士兵,自陕西南下平定故元平章月鲁帖木儿叛乱的蓝玉所率之京卫军,多山东、山西等省籍土兵。据冕宁县志办1986年征集到的23家大姓族谱,全是明初迁入屯垦军户,其中20姓为南方籍,3姓为北方籍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7

冕宁挑花的图案大致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的屯垦军户,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传而来。

江南(江苏、安徽两省及上海市)、江西省籍宗族,主要聚居于卫所及下属屯堡、塘,古“南方丝绸之路”上,至今已近30代,多为千户人家的大家族。陕西(含陕、甘、宁)、山西、山东籍宗族,主要是明初南下的陕西(关中、陇右)屯垦军户落业。湖广(湖北、湖南)籍宗族,石龙乡廖氏,祖籍黄州麻城县(湖北麻城),明初入蜀落业。

卫所屯垦军七分耕种,三分战守。自洪武至万历初的近200年间政治稳定,地方安靖。屯垦军户引进内地良种、先进技术,经济繁荣发展,人口随之兴旺。明中后叶,军屯解体,屯地形成村落,军户变成民户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8

清初县域军事逐步向东南的凉山,西部的雅砻江及其以西地区设防。营汛密布,塘房林立,大量外省移民入境,民间有“湖广填四川”之说。开放矿禁后,内地经商者、开矿者不少落业斯土,远至广东来的采矿者。一些小的家族,便是此期迁入形成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9

清代《冕宁县志》说“冕邑聚五方之民”,是对境内汉族来源的一个总体概括。

家族

家族(宗族),按父系血缘关系组成。民国时期,沿袭历史上形成的封建宗族家庭制度,宗族血缘关系依附很强,主要体现在修族谱、建祠堂、立族规三方面。

族谱修族谱是宗族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民间有三世不修谱,即为不孝家庭之说。各姓氏都修族谱,训诫子孙世世珍藏、续修,传之后辈。谓“家之有谱,犹国之有志。志以辨贤奸,谱以序昭穆”。族谱记本家族源流、祠堂、族中公产、本家族名人业绩以及家族自立的族规、排行(字辈)等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0

由族中各房制订族规人族谱,训诫子孙遵守。其中封建礼教,传统伦理道德并存,亦有训子勤俭务农敬老爱幼,尊师睦邻,求学上进等美德和禁嫖、赌、娟、盗等规限,违反族规者,则入祠以家法从事。如城厢镇河东村王氏族谱载有《家训十法》、《家训十戒》、《律身十二则》等,既有“善事父母”、“恭敬尊长”等传统美德训诫,又有“勿听妇人言”等封建思想糟粕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1

族谱保留、记载了一些正史所不记的资料。如明初因戍卫军屯“落业”迁徙的记载,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资料。有的族谱还较详细地记载民族融合的情况。如《余氏族谱》说:“铁木建,为元朝太师,后封于湖广,受禄干钟。木建不愿为官,在彼落业。”明兴,“将有诛我九族之意”,惧祸,“逃人西川,改铁姓为金姓,又疑金亦相似,去下一画,转为余姓”,各逃省府州县,一支移建昌(西昌)地区。

旧语20世纪80年代新修《冕宁县志》时,摘抄有20多家旧家谱。这些家谱原件为手抄本,多为清代编撰,小堡陆氏家谱撰于康熙四十三年,普萨渡周、王、邓三家族谱撰于乾隆三十四年前后,惠安赵氏、县城吉氏族家谱撰于乾隆四十六年。据家谱中记载,这些家族由明洪武年间屯垦军定居,到清代康、乾年间人口滋生、人文蔚启,在第十、第十一辈上修家谱,定排行统一字辈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2

家谱内容主要有:

1、世系源流,记述家族始祖住地,迁来原委,分支住地等。

2、家规、家法、家教(含律身、守业、戒、守则等),有孝、悌、勤、谨、节俭等条,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。

3、科举官封,收录家族中文人、武举、仕宦等方面人物。

新谱20世纪90年代起,陆续有新编《家谱》刊印成册,多为图文并茂。县史志办先后收到编者送来的有《冕宁县谢氏族谱》(主编谢云卿)、《四川冕宁王二堡三槐王氏家谱》(组长王元蔚)、《冕宁五显祠陈氏族谱--颖川世家》(总编陈彦美)、《冕宁邓氏苏州坝支系家谱》(主编邓显祥),《宁河堂端一公房宗谱》(主编邓世纲)、《宁河堂邓氏宗谱四川冕宁宝公房谱》(主编邓天亮),这些新修族谱都是在老谱基础上续修。

续修新谱,继承先代所修族谱排列形式,体现承先启后,支派分明,字辈排列有序,并做革新:

1、男入赘女家,记女家名外,注明本人原名;摒弃重男轻女陋习,男女一律上谱列名。

2、对族规家训,给予修改,废除“勿听妇人言”等封建糟粕部分,继承优良传统美德部分。

3、增加社会主义文明新风貌内容。

宗祠及祭祀、管理各宗族中的较大家族均修有祠堂。祠堂建筑多按庙宇格局,一般有正堂、厢房、过厅,有的还有戏楼。大多雕梁画栋,壮丽宏伟,祠中供奉本家族历代祖先牌位。如冕宁县关厢陈家的“五显祠”,大门左右有石狮、站马,前殿供神像,后殿供祖先神位。有专人管理,早晚焚香礼拜。各祠一般都置有田产、坟山。田产收入用作春秋祭祀、救济贫困、奖励奋发读书的子孙等公益事业,坟山用以安葬族。

县内有周、王、邓、谢、李、赵等大姓宗祠。宏模乡邓氏宗祠尚存,1998年经县文化馆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,进行修整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3

各祠由族人公推有威望的长辈担任总管,或由各房轮流当值担任总管,管理祠堂田产、钱粮,主持祭祖等事项。春节时到祠堂向祖先拜年,清明、中元之日,族人聚集祠堂祭祖,由宗族内德高望重长者主持,训诚子孙,调解族人纠纷等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4

宗族关系及管理各宗族公众事务由族长管理。家族大的还增设房长、祠正,并设有祠差。由族中有名望,辈分最高,最具有威望的人担任。族长主持修(整修)祠堂、建家庙、编修族谱,制定族规、家法、管理族中公产救济族中贫困孤寡人,解决族中纠纷及负责召集族人举行祭祀活动。族长有权施行宗法法规,对族中作妊犯科的子孙和行为不轨的妇女,族长有权惩罚。族人发生争端,须先请族长调解,一般不到官府诉讼。

凡违反族规者,即在祭祖之期,令族差将当事人押至祠堂讯问,由族长下令惩处,轻则罚跪认错,竹板责打,重则有处死者。受处罚者不得反抗,有“家法大于国法”之说。纵使惩处得过重,官府也不予干预。因此大家族常形成极有影响的地方势力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5

民国初年,福建某地,一名即将被沉塘的妇女,她因为与人私通而将被沉塘溺死。


新中国建立后,封建宗法家族制度、族权被人民政府明令取缔,家族活动渐趋消沉。20世纪90年代后,又有家族发起增修族谱、选举族长等活动,但族长只限于族内调解纠纷及组织济贫等公益事务。

老族谱源流选摘录

1、菩萨渡《邓氏家谱·序》

余家祖籍江南应天府兴化县孝感乡青石板,明洪武年间补镇斯土,同周、王二姓由云南而来,驻扎高山堡棠梨坝,镇守北沙关。由今思古,老幼相传,此明证也。驻扎未久,因黑林子、老虎口番夷......,亦同周、王二姓移调菩萨渡,把守东边土夷,历代相传。

尝谓我始祖邓宝公者,舍故乡而远涉不茅,离亲背戚到宁番以安扎,岂有兴家立业之望?不料当是时,邓宝公者,同周、王二姓既操镇守......之任,应办公务之责、镇守之权,永无归家之日,所以责任在身,无人补镇复返,益终老于斯,落业于斯。而为余之始公也,现今卜葬普萨渡土城内,每年拜扫,未敢忘也。

大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季秋月十一世孙邓其玙号国士敬题。

2、文家屯邓氏祠堂碑《族谱序》

始祖端一公,江西抚州府临川县马堂人,明宁河王邓穆[武]顺讳愈之后也。昔王佐高皇帝定天下有功,洪武三年庚戌冬十一月封卫国公。五年壬子,领征南将军事,讨湖南、两广,悉平之。十年丁巳,领征西将军事,击吐蕃,破之。冬十一月卒于京。帝念旧勋,追封宁河王,谥穆顺。我端一公袭爵卫国。旋以既产小儿不报,获罪国除,十二月复沐圣恩,录授指挥。

十四年辛酉秋九月,以颖国公傅有德为征南将军征云南,凉国公蓝玉、西平侯沐英副之,公以指挥使从。十六年癸亥春三月,颖国公还,西平侯留镇,加公征南副将军,进抚小云南(即今建昌宁远府),公携夫人郑氏及家将百余,周、吴、邓、王与焉。彼都底定,旋移居青石桥,代管留守苏州邑(后改宁番卫,本朝改冕宁县),驻菩萨渡(在县城东门外三里)。

永乐四年秋七月,以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征安南,调公助战。公携子松、兰、斩、恩四人往征,失机落陷,还葬斯土......后四祖之孙,移居不一,或邓家湾、文家屯、沙沟营、绿[泸]宁营、石头坝、落石、河边、白象、苏州坝、赵家湾等处,俱落业焉。但恐世远年湮,未知颠末,因建碑录籍为记。

光绪十八年壬辰仲秋月

(据新的考证,邓宝与邓端一均系明朝开国元勋宁河王邓愈之子,祖籍系安徽泗水县邓大营) (录自宏模乡文家屯村邓氏祠堂碑文)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6

文家屯邓氏祠堂的浮雕

3、菩萨渡《周氏族谱世系源流录》

世处南京应天府兴化县青石板猪市街。余始祖周全公,洪武[年间]奉命来斯,为左所八名总军,勅授守御长官所,先住黄坡,后住棠梨坝,镇守白沙关。嗣因黑林子老虎口番蛮.....,命移菩萨渡。

清乾隆三十四年撰

4、菩萨渡《王氏族谱·序》

祖籍南京应天府兴化县青石街王家巷人氏。不意洪武英烈,荡平天下,于二十三年以南京人满,而蜀寥寂,诏令移民。是以始祖王公讳观,字音儒,南京世族,奉令补镇,同周、邓二姓由省而来,驻扎小云南三块石,剿洗白沙[山]关。功勋初建,复住高山堡、棠梨坝,与周、邓二姓共其基址。

5、石龙桥《廖氏族谱·序》

明初.....置宁番卫。其时地荒人稀,交通不便,西番不时......。明中叶,四世祖廖怀漳奉命带兵征讨,职司宁番卫。由是五世祖廖起,子廖奇,先后在县城之西刹那、青山咀等地定居。七世祖廖朝阳,育子三人,长子成名投身军旅,明末晋封仁勇将军。

长、仲二房移居长乡三甲右所营(石龙桥),幺房移居长乡六甲邻里乡(后繁衍大部又迁后山)。廖氏.....迄今六百余年,传二十一世,县境内分布十余乡镇,口三千有余。有的远徙越西、西昌、德昌、米易、会理乃至云南。

摘自载《冕宁文史》第三辑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7

石龙镇存留的古建筑

6、瓦糯《赵氏族谱·序》

祖父辈隶南京应天府,即今江宁府溧水县青石板赵家湾。乃明洪武二十五年,因宁郡初经开辟,设立指挥,分治八所,始祖赵讳重义补授中所长,奉檄来宁。其时相从者,则有重禄祖公焉,盖胞兄弟也。重义无传,启我后者,时则为重禄祖公焉。其时落业于白鹿充口,今尤相传为中所河坝。

二世祖荣、华二公,复改业于东河右所,田园庐墓,至今尤传。宁郡初辟,上谕择其地方之能耕者而任抚之。因奉委北山关苏州买乌一带地方,复建业于瓦糯屯,总六军之首,赵、许、唐、康、陈、史是也。今唐、康不传,史氏亦坠,唐与李氏相承,爰居爰处惟有吾家与许氏焉。

清乾隆丁商

7、王家祠《王氏祠碑记》

吾始祖原籍山西绛州人氏,明初莅任宁番卫指挥。彼时卫属地广人稀,烟火寥落,注册非官即军,有力者顶,无力者退,遂落业斯土。

顶祭之界:东齐山顶,西齐大河,南至沙沟营,北至大沟。境内山水土田尽归吾祖,管业承粮载册,昭昭可凭。四甲之差役,吾祖任其一半,后来落业者分吾祖差役之仔肩,即有承吾族义让卖明也。

至乾隆年间,子孙繁衍,文明渐启。非祖宗功德,焉能至斯。爰是建修祠宇,祖宗之灵庶几得所凭依。

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秋九月朔二日合族祠立

8、三分屯陈氏族谱

祖籍世居南京应天府[泰]州县老鸭塘猪市巷人氏。因元祚寝衰,群雄肆起,明太祖力扫群雄,布衣而成天子之统。洪武以南京人满,设法充军,填补斯土。是以余之祖陈公讳禄,妣马、卢、廖氏,于洪武年间奉令来至川南,住创松林,继又迁居宁番卫南街落业,后迁邑南埔门外创置田园,三房分爨,为三分屯。

冕宁县汉族及族谱源流,明朝屯垦军户在凉山的生根发芽 -图18

9、《谢氏族谱·序》

余之祖籍也,世处南京应天府溧水县青石板猪市街。因元祚寝衰,明太祖以火光烛天,红绫浮水,应运而兴,力扫群雄,布衣而成天子之统,国号洪武。尔时君民共庆升平,十八学士杂演著作,刘潜进瓜故事,非有干于纪律;无如生存有地,食养有方,洪武以南京人满,故设法充军,填补斯土。

是以余祖谢冠公、恩公等以“怀抱西瓜”之故,洪武二年奉命来斯,为后所之总军,先住罗脚屯,落业建昌,(后)移住小白关、铁厂镇守十有余年,谢冠公殁,即葬铁厂后山。谢恩公因三大枝.....,授以把总职,升任中前所,即落业河东。

10、《凌氏族谱》世家源流

我榖戬袭公职,而镇守南川,安抚番夷,始莅兹土。于时,我祖统众凿濠为堑,引水为池,严关隘而防波口。数世以来,地已屡迁,始铜漕而移冕山,迁邓湾而居白土,金陵起脉,宿卫从军,驻戍冕山。

仁美子思主授元朝兵部侍郎,思之子凌宗文,元朝成宗时封为镇南将军。镇守南川。凌宗文有三子,即榖惠、榖戬、榖谷。

榖戬承受父职,[元]武宗时封为统兵将军,镇铜漕站。卒葬铜漕站。注:铜漕站,今喜德县登相营。

11、《宁远余氏宗族谱·序》

木耳后代俱为(亦考之古谱如是,未可确信)

至于铁木建,为元朝太师,加封西平王之职,后封于湖广受禄千钟。木建不愿为官,在彼落业,家财万贯,乐守田园。后建祖原配妻生五子,更名日:秀一、秀二、秀三、秀四、秀五,再娶妻生四子一女。十人俱为元朝进士,四个官至太守,五个尚书,一个侍郎。虽然有盛不能无衰,有兴不能无废。

朱太祖号洪武出世,扫除贼匪,应运而兴,绝灭元代,剿除铁氏。时有臣僚奏到,言此十宣亦铁氏之后也,将有诛我九族之意,十人俱祸,无奈,只得逃入西川,改铁姓为金姓,又疑金亦相似,去下一划,转为余姓。同逃至泸州风阳桥,“泸阳岸上分携手,凤阳桥边折柳芽”。十人散落迹,各逃省府州县。秀二分迹洪雅县、峨眉县、乐山县,一支移建昌。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jjhmqgg.com/post/5112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x

注册

已经有帐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