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江市企业党建文化标识自媒体网

太极拳“内动体认法”教会人怎么动,建立新的动作模式 2

太极拳“内动体认法”教会人怎么动,建立新的动作模式 2-图1

内动体认法系列之三:金鸡独立

介绍本次功法之前,先阐述一些理念性的东西:

一、内动法内在逻辑

自体重心、内在平衡、整体协调——这是内动法的三个关键词。

这三者一线贯通的理论,解释了“我们在锻炼时该把握住什么?这些功法是靠什么取得效果?”的问题。

可以说,这三者是内动法最关键的锻炼手段。

我们通过对身体重心的不断调整和控制,引导身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及运动模式达到一种近乎理想的平衡态,实现自身的“整体”高度协调,最终使身体达到内家所追求一种“完美”的状态(内家术语称之为“浑圆”)。

这里的“整体”,是指我们身体的全部。只是大部分肌肉或骨骼参与运动了,都不行。差一块骨头、一块肌肉、一根筋腱都不叫“整体”。

所以这种练功方法,可以锻炼到很多平时难以刺激到的深层筋肉、筋膜,并且产生很多“出乎意料”的健康效果。

以上是综述,下面简单解说一下其原理。

大家大概也知道,普通人两臂下垂正常静立时,其总重心大概处于骨盆内、腹部中央位置。这里我们姑且称之为重心原点。从这个状态开始,人体进行任何动作时,重心位置都要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人体的平衡状态。我们必须不断在运动中协调自身肢体的动态关系,来保持一种动态平衡。

例如,普通人在做向上举手(出拳)或是提膝(走路、踢腿)动作时,重心就会向上拔高,这时身体的平衡性就会相对变差,容易出现前栽或后仰(如果这时候运动者还处在搏击对抗的状态下,那就更糟了,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撂倒。所以拳谚中有“起腿半边空”的说法)。

传统内家注意到了这个现象,提出了“下气”的问题,即是要求:做各种动作时,重心都处于稳定态,自身的平衡和协调也都处于均衡态。

这是一种高标准的对人体的要求。人体必须进行提高才能做到。

怎么提高呢?

内家提出了被称之为“气沉丹田”的概念(这里其实是混淆了内炁、呼吸之气和重心的概念,这就是传统术语中“气”这个概念的复杂性的体现),通过使身体达到“气沉丹田”的状态——这是一整套身体调整的统称——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这种锻炼方法,在一般人不易理解和体会的“整体运动”范畴,有其它锻炼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,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,这是不二法门。

这里再强调一下“整体”这个概念——这是内家功法的关键概念,它要求我们:

(1)内外(肉身表层的筋骨肉和深层的脏腑膜)整体锻炼

(2)身心(精神和肉身)整体锻炼;

(3)身体各部位、各方面素质均衡发展,不能某一部分强,而另一部分弱;

(4)运动要高度协调,参与运动的各部分要各安其位,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。不多做超出自己本职的工作,也不少干,更不影响、干扰其他部位发挥功能。要齐心协力,恰到好处。

这才是内家功法的“整体”概念。

多说一句:请务必把“整,就是一个撼不动的桩架子”这种low的不行的概念从脑海里清除出去。

二、腿部力量

传统武术叫“下盘功夫”,或者说腿部功能更恰当些。但这个概念包含的要素太多,不易于理解,所以姑且先称之为“腿部力量”。

此理念是“其一”里概念的延伸。

因为对腿部,或者确切说下盘的锻炼,正是贯彻“重心——平衡——整体协调”训练理念的客观要求:

(1)腿部是与骨盆直接相连的,而骨盆是桩态下人体总重心的“容器”;

(2)人体重心容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上盘强、下盘弱。普通人对自身下盘的了解、开发、利用贫乏得可怜,甚至可以说下盘有一大半能力未能得到开发利用。

未能锻炼、开发好下盘,等于说是丢了一半的身体。

因此,传统内家功法极为重视对于下盘的锻炼,可以说一多半的内家功法都是围绕下盘的锻炼展开。

故学者不可不重视“下盘”,不管是不是理解,请先把这个概念深植于心。

切切!!

理念理清,请大家在下面的功法里体认一下上述的理念:

三、内动法:金鸡独立

预备式:高马步站立,两膝微曲,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,可略窄与肩宽。两手自然下垂。

第一动:

身体重心横向平移到左腿,左胯窝放松,左臀如坐在一个高凳子上。保持脊椎正直挺拔,不要歪斜,驼背。

同时,左手变为按掌,掌心向下,五指向前如同按住一个扶手,位置在左胯外侧。

左半身的内动感是沉降,如大树生根,稳住整个身体。这个要在放松状态下悉心体会,稍微一紧张,重心就会不自觉地拔起,我们的桩就“拔根”了。

右手右脚同步向上提起。用大腿提小腿,用小腿提脚掌。右腿的胯、膝、踝关节要依次折叠,整体动作像要准备抬腿迈上一个高台阶一样。

右大腿提至与地面平行,右膝指向前方。

右脚脚掌保持平行于地面,右脚尖微向上勾,如同用右脚背勾起一个篮子,提到左膝右侧高度。

同时,右大臂向上划弧,带动右手上举,如小学生举手提问。右手成立掌,到右耳前。右大臂平行于地面,右肘指向前方。

与左半身相呼应,右半身的内动感是提升,如攀岩而上。

第二动:

保持身体重心在左腿,不要有任何移动。脊椎仍要保持正直,不要左右歪斜。

右腿向着原先的落脚点,斜向下缓慢地蹬出。腿部关节要按照髋、膝、踝的顺序次第伸展。此时,右半身的内动感是在“沉降”。相对的,左半身的内动感是在“提升”(虽然左半身并没有外形动作)。随着训练的身体,左右两半身的相对运动感觉会越来越强,就像一个滑轮上的绳子一样,一边在上升,另一边就在下降。

用右脚掌先接触到地面,但不要踩实。要像在薄冰面上落脚一样,用脚掌摸着着地面,一点点缓慢地落实。保持着随时把腿收回来的能力。

右脚踩实后,身体重心再移到两腿之间。

然后右手向内、向下、向右划弧,按到右胯外侧,掌心向下,五指向前。待动作比较熟练之后,再与右腿动作同动。

第三动:

身体重心横向平移到右腿,右胯窝放松,右臀如坐在一个高凳子上。

左手左脚同步向上提起。具体动作与“第一动”中右半身的动作相同。

如此反复。

做“金鸡独立”时,不要把自己当作是站在地面上,而是攀爬在垂直于地面的山崖上。

以脊椎为中轴线,半边身体固定好,另半边身体向上,或者向下。因此,两个半身体的“沉降”与“提升”,都是因另一半的运动相对而生。脊椎在中间,保持正直,只有左右横移,没有歪斜。就像太极图一样,阴阳互变,但是整体的浑圆结构并未破坏。

注意在整个动作练习过程中,重心尽量做到始终保持平稳,不要随着动作变化有高低起伏。

太极拳“内动体认法”教会人怎么动,建立新的动作模式 2-图2

倒撵猴

跟随着“内动法”系列一直锻炼、体会下来的朋友们,或者至少是有认真阅读本专栏文章的朋友们,希望到现在,对于内家拳的关键——“内动”的原理和方法,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。

就是能够“明理”了。这个明理,在内家功法的练习过程中,极为重要。

内动法,不同于一般的锻炼动作,它外在的肢体动作是辅助、是衍生、甚或是“佯动”,其内里的运动才是核心、根本,是“真实”。

要真实到什么程度呢?就像普通人完成一个立定跳、侧手翻一样,动作标准不标准、到位不到位,一目了然。练内家拳的,身体里面的脊、胯、肋、胛这些关键部位(这些部位管束着人体的筋、筋膜、关节和骨),要像普通人的手、足、臂、腿一样,互相配合,把各种“指定动作”完成到位。

这句话怎么理解呢?就是说,不在于你能否把某个内动法的“指定动作”“摆”出来——外在的肢体运动大部分是一种混乱协作,很多身体部位在完成一个动作时是根本不动的,这种未能充分调动身体的动作可以称为“摆”——而在于你做这个动作时,身体的筋、骨、关节是否充分舒展、是否动作到位、是否充分运动了。

学内家拳的,就是要学会正确“做”这些“指定动作”。难就难在,这些部位、这些运动,都在人的体内,不能像学立定跳、侧手翻一样,直接去看老师、教练的动作,然后模仿。

所以习练内家者,必须先明理。这个理,不是单纯依据力学或生物学做学理上的推导,而是上一代功夫有成者,对自己身上“内动”发生、演进、成就这个总过程的总结。

以太极为例,虚灵顶劲,含胸拔背,沉肩坠肘,松腰坐胯……大家看,是不是都围绕着“脊、胯、肋、胛”这些根节部位在阐述?所以,必须知道,这些要领,不是指导练习者在摆静态的“pose”,而是实实在在的内部动作的体现。如果练太极,不把这些内部动作完成,而是专注于手摆到哪,脚迈到哪,腿蹲的多低,那和一般的健身操有什么区别呢?

只有明理之后,才能揣摩“内动”,才能练得“到位”。每个(内里的)动作都到位,日积月累,才能有所谓功夫“上身”。

话题再具体到内动法动作上来。

本次的功法动作,我们要介绍的是“倒撵猴”。可能有细心的朋友发现了,我们选取的,虽然都是出自太极拳的动作,但却是从不同流派的太极拳中选择的。而且貌似无规律可循——既不是按照太极十三式,也不是按照太极八法排列的。

是真的没有什么规律吗?否。

那么,这个动作选择的标准是什么?

就是能调动“脊、胯、肋、胛”及其附属的深层筋膜和肌腱,并且引导他们建立一个新的运动模式。

这里再强化一下内动法修炼的三个关键词:

1. 协调。2. 平衡。3. 重心。

三个要点可以再凝练成一个:平衡。

此处平衡二字涵盖了周身协调和把握重心的意义。

由此,如果说“起势”是上下平衡,“云手”是左右平衡,“金鸡独立”是独立平衡……那么“倒撵猴”,则是后退平衡。

为什么说是“后退平衡”,而不是“进退平衡”或者“前后平衡”呢?

这里点一句门里的诀窍:“前”不用练。

好,大家发现内动法的规律没有?

第一、我们重点练习的,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忽视、很少出现的那些运动方式——这正是我们身体需要加强锻炼和补足的地方。缺什么、补什么,能帮助人体均衡发展的运动才是最有益于人体的。

第二、以上几种平衡运动方式,绝非是内家拳的前辈们一拍脑袋想出来的,而是在大量人体运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,可以涵盖人体在空间中运动的几个典型模式——前后,左右,上下,独立。

好,那么本次的“倒撵猴”——后退平衡,它的特别价值何在呢?

首先,“后退”是最“违反”我们日常运动习惯的动作。大家可以体会一下,我们日常的所有运动方式都是为“前方”服务的。而后退运动,可以说是提高了对身体综合运动能力的要求。

简单举例:向前运动可以有视觉辅助身体动作,尤其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,视觉辅助的作用很强。而向后运动则没有,则对身体的感知和平衡能力,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其次:人体的经筋,日常大都是在向前运动的状态下运作,缺乏向后的运动锻炼。更多精彩请关注和美太极公众号,所以人体的老化,经常会出现弯腰驼背之类的向前弯曲的变形,这是锻炼方面的缺失造成的。

所以特别采用向后运动,对身体的经筋进行反向拉伸,可以很好的保养身体,并且能极大的提高人体经筋的锻炼效果。

再次:后退运动能够充分的舒展身体的经筋和筋膜,尤其是背部和腿部的经筋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伸展,这是一般动作不能做到的。

好。以上,把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点给大家,希望大家在练功时做到心中有数。

下面是动作介绍:

在太极拳套路中,“倒撵猴”一般是跟在“肘底看捶”或“金鸡独立”这两式之后出现的。

现在要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练功法,考虑到动作的连贯性,所以我们采用“金鸡独立+倒撵猴”的形式。

以右腿着地的“金鸡独立”为启动式。左腿、左手举起。但是把右小臂横在胸前,右手置于左肘下,左膝上,即膝肘之间,掌心向下,右小臂水平于地面。

第一动:

(1)保持重心在右腿不动,右掌往下划弧,按捋到右胯外侧为止,掌心向下,五指向前。

(2)左胯放松,左脚以足跟为引导,缓缓地向左斜后方蹬,以左腿伸直,胯、膝、踝三节彻底打开为度。

蹬腿的时候,头要有前顶之意,与左足后蹬之劲对称争衡。

当左腿伸到尽头的时候,先用脚尖虚点地,脚跟往外开,左脚跟渐落平。

动作完成时,下半身成右弓步式,重心落于右脚。

(3)左掌变为掌心向前,大拇指向右,其余四指朝天,立掌前推。

推到手臂接近伸直,肩、肘、腕三节彻底打开为度。但是要注意,肘关节虽然松开,但是不可完全伸直,要保留一点点曲折角度。

视线经左掌食指尖向正前方远看,意识推到极远处。

左掌和左足跟之间,也要有争衡之力。

以上三个动作,要求同时完成。

第二动:

(1)身体向后斜向平移,重心逐渐转移到左腿。

(2)右腿感到完全没有体重压力后,缓缓地用胯根提起大腿,以大腿提起小腿;同时,右手举起至额高,成左“金鸡独立”式。

(3)左掌在身体移动的拉扯作用下,缓缓收回,横置于胸前,左掌在右肘、右膝之间,掌心向下。

第三动:

(1)保持重心在左腿不动,左掌往下划弧,按捋到左胯外侧,掌心向下。

(2)右胯放松,右脚缓缓地向左斜后方蹬。同时注意头与右足之间的争衡之劲。

动作完成时,下半身成右弓步式,重心落于右脚。

(4)右掌变为掌心向前,立掌前推,直到手臂接近伸直。

视线经右掌食指尖向正前方远看,意识推到极远处。

以上三个动作同时完成。

第四动:

(4)身体向后斜向平移,重心逐渐转移到右腿。

(5)用胯根、膀根之力提左腿、左手,成右“金鸡独立”式。

(6)右掌缓缓收回,横置于胸前,位于在左肘、左膝之间。

如此反复即可。动作一定要慢,不能用拙力,要像伸懒腰一样,把周身的关节缓缓舒展开。注意,不要拔、也不要抻,是舒展。

最好找一个空阔的场地或者长廊,一路退着练下去,次数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。一般以练到周身舒畅,手心、足心发热,身上微汗时收势为好。

最后一段门内的行功口诀送给大家,第一句是:“行如盲人杖”,第二句是:“行如盲无杖”。练“倒撵猴”的时候,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体会。

太极拳“内动体认法”教会人怎么动,建立新的动作模式 2-图3

内动体认法小结:如何组装一个新的自己


本篇内容比较多,希望大家有足够的耐心阅读。


内动体验法到了“倒撵猴”一节,就要告一段落了。人体上下、左右、(前)后、交叉的几种“内运动”的主要形式,也已经展示给大家了。希望大家也有好好的亲身体认过。通过对这些功法的实践,能有所体会、感悟的朋友们,欢迎大家跟着我们走进下一阶段。

而那些从身体以及思想上,至今无所收获的,可以弃坑了。

内家拳跟其它任何一种运动一样,不可能适合所有人。尤其是到了后面的中、高级阶段,除了需要练习者能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份(从筋骨到脏腑到神经等)感受清楚,认识明白之外,对练习者的知识储备还有一定要求。至少要懂点解剖、懂点经络,还要有一定的空间、几何想象能力。

这是因为,所谓的“练习内家拳”,其本质就是“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理论,改造自己”。

其实,从本专栏系列文章一开始,我们就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为大家构建这个思维框架。

第一阶段,我们强调了“人体是个大机器”的理念,并且可以从硬件到软件,分为若干部分。同时提供了一个全面改善这台机器的小功法“丹田呼吸法”,等于是给这台机器先加加油。

第二阶段,我们介绍了“活身法”,帮助练习者把这台机器的枢纽先活动活动,清理清理肩、腰、胯大关节的滞涩之处。

第三阶段,我们推出了“强身法”(蹲起),等于是把这台机器先发动一下,试着做做整体运转磨合。

第四阶段,我们介绍了“内动体验法”,引导练习者体认一下这条机器的几种主要运作方式,重点是体察其与一般运动方式的不同之处。

再往后,就要开始对人体这台机器进行“全面改造”了。这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。

很多朋友可能对此不理解,也没见练内家拳的人多出三头六臂来啊?怎么就叫“改造”了呢?

而这又与现代健身和身体锻炼理论截然不同,人家都是在说如何强化身体,更多精彩请关注和美太极公众号,而你们说什么“改造身体”,莫不是文字游戏,哗众取宠?!

所以,这个概念不搞清楚了,脑子转不过这个弯儿来,就没法真正修炼内家功。

所以,今天我们要帮大家理清一下内家功“改造生理”的理念。

当然了,这个大题目不是简单一两篇文字可以说清的,我们只好循序渐进,先说说“改造生理”的入门的阶段——“易骨”。

从对 “易骨”的概念开始学习和实践,也便于大家理解和体认内家拳是怎么改造生理的。

大家都知道,形意拳立身的经典理论是《易筋经》(宋氏形意多了一部《内功四经》)。《易筋经》的文字和动作,网上都能查到。大家可以自行查看,其文字非常质朴,就是探讨如何“改变体质”,而且明确提出“易筋”、“洗髓”两部具体功法。

形意拳在此基础上,丰富为“易骨”、“易筋”、“洗髓”三步功夫:

易骨:练之以筑其基,以壮其体,骨体坚如铁石,而形式气质,威严状似泰山。

易筋:练之以腾其膜,以长其筋,其劲纵横联络,生长而无穷也。

洗髓:练之以清虚其内,以轻松其体,内中清虚之象:神气运用,圆活无滞身体动转,其轻如羽。

以上,是内家拳,尤其是形意拳对人体构造的认识,其中,对功法的指向进行了比较明确的划分:

1、我要锻炼身体的哪些部位;

2、每一步功法,具体是针对哪些部位的,又是如何起作用的;

3、功法的锻炼先后顺序如何。

这里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,形意拳特别在“易筋”之前,单设了一个“易骨”的章节。相当于把原先的“易筋”阶段的功夫,细分成了“易骨、易筋”两个层次,而且明确了“易骨”是为了“筑其基”,就是打基础的功夫。

这是内家先贤为了帮助普通人步入内家殿堂而打开的“方便之门”。

一般人,特别是不经常锻炼的人,肌肉体感强,骨骼体感模糊,筋一般有概念,没有感觉;至于“膜”,那是啥?

直接让普通人,修炼内家拳长筋腾膜的高深功法。他连入手处都体会不到,自然也不信。

这一点从古至今如此,倒不是今人才开始质疑内家拳。

所以,形意拳为了保证教学进程的顺畅,选择先从“骨”入手讲。

就算是那些最笃信肌肉、绝对不信筋和膜存在的人,他总不能说自己没有骨头吧?

承认有骨头,就找到了认知上的契合点。

后面就可以讨论如何锻炼骨头了——所谓的易骨,简单而言,就是锻炼骨头。

第一步,按照前人总结出的专门的调形要领,把练习者的周身骨头搭成一个特定的结构。说白了,就是给骨头架子摆一个特定的造型,这个特定的造型,能够保证骨架端正,从而保证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安其位,经络(人体内的营养和能量输送管道)通畅。从而使得骨骼得到刺激和营养滋润。通过这种方式,促进骨骼成长、强壮。

骨骼强壮之后,就有资本可以让这个架子把经筋和筋膜撑绷起来——这有点像搭帐篷的感觉:先搭架子,再蒙篷布。

前面也提过了,“易骨”阶段是形意拳先贤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特意开的“单章”,其实易筋、易骨是无法绝对分开的;筋骨的锻炼基本是同步的,但是,之所以能分层次,就是因为不同层次的侧重点不同。

“易骨”阶段以骨架为主;以筋骨的成型、润滑、灵活性为主。

“易筋”阶段以经筋锻炼为主,以筋、膜强度锻炼为主。

经筋是长条,筋膜是片状,要让它们伸长(因为“筋长力大,骨重筋灵”),就得各个方向均匀的撑开,要不今后身体发育该不均衡了——这也是为何练功要有专门的架子(姿势)的意义。

(多说一句:从这个概念引申开去,内家功进一步提出了“太极球、浑圆架”等概念。其实就是尽量让这个骨架结构接近球体。球体才是完美的结构。)

不管练习者脑子里咋怀疑、咋否定,只要这个架子撑住了,不走形,日久功深,就必然能锻炼到筋和膜。

第二步,活动关节。

因为整体骨架是外撑的,每一个骨节都是打开的状态。这样最先锻炼到的,是关节部位的筋膜。这里的筋膜一练到位,骨节就会伸展开一大截,关节运动的灵活性就会提高(大家可以回忆一下“活身法”的内容)。大关节一灵活起来,首先能参与运动的肌群就多了。从拳术应用角度讲,这个时候,就算是抡王八拳,力量和速度也比以前要高。

力量和灵活性双提高,尝到了甜头的练习者,再接受后面的训练,心理上就没有这么强的抵触了。

第三步,建立新的骨系结构。

随着各处关节筋腱的强化,以及身体表层肌肉筋腱的强化,咱们新搭的那个骨头架子就会得到全面加固,这时,就生成了所谓的“间架”。

“间架”一词最早是建筑学上的概念,原指房屋建筑的结构。梁与梁之间叫“间”,桁与桁之间叫“架”。后来书法上也有借用这个概念,指汉字的构成。就是指怎样构成一个稳固、坚实、实用的框架结构。

故而,内家拳也借用这个名词,来指代我们身体经过锻炼后,可以实用的筋骨结构。

这种筋骨结构的能力和优势表现,被称之为“来力不入,去力无阻”——即是良好的承重及传力结构。其实这种筋骨结构的构成极像传统中式建筑中的榫卯结构。良好的榫卯结构,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固和承受极大的重量,这就是“结构效果”的体现。

太极拳“内动体认法”教会人怎么动,建立新的动作模式 2-图4

在技击中,有间架的拳手,对上仍是普通人关节运动习惯的对手,是有压制性优势的。这一点被咏春拳表现的淋漓尽致。咏春号称“近战无敌”,或者说“手法防御无懈可击”,其实不是它的手法编排多么巧妙,而是它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间架结构,特别是上盘(胸背到手)的间架结构。一般拳手的拳法再快、再猛,碰上它也容易吃憋。因为他它不是以技术对技术,或是跟对手拼速度拼力量,而是以自身的间架结构去“承受”对手的攻击。

没有搏击经验的朋友可以这么理解,再精锐的正规军步兵,碰上依托预设阵地(悬崖峭壁、城墙、壕沟)防御的对手。哪怕对手是民团、护院那个水准的,只要人家敢开枪还击。正规军也得付出相当的代价,还不一定能拿得下来(此战例可以参考红军“腊子口战役”)。这种优势很容易验证和获得,所以有的咏春拳馆的广告里有一句“当天学、当天用”。事实也证明,咏春在现代搏击界的被接受度确实是很高的。

第四步,就是要让新的骨架结构动起来。

前面提到了,这个间架结构,本来是仿照球体建立的,是具有多面、多向支撑力的。如果还按照一般人那种,非前即后,有左无右的单向运动方式,那么一动起来就要破坏自己的结构。相当于好不容易建立了一个立体防御阵地,然后一打起来守军全冲出去打野战了,这何苦呢?

所以,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运动模式,不仅不会破坏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球状整体结构,还可以发挥它的特点和优势。

这就是内家拳“拳架”的作用。

古人用字是很讲究的,内家拳的拳术动作,不叫打拳,叫盘架,就是“盘练骨架”的意思。

就是随时随地提醒练习者,这种运动形式的训练目的与一般搏击术的技术动作是不同的!它不像外家拳术那样,上来就直接操练大开大合的技击动作,而是要先培育一种全新的运动模式。刚开始肯定不熟练啊,所以要“松、柔、缓、慢、圆、整”的练(这里大家可以再回想一下“内动体验法”的相关内容)。

大家看,这像不像初生的婴儿在学怎么动?所以形意谱中有一句“岂知悟得婴儿玩,打法天下是真形。”

能坚持修炼到这一步,其实练习者就已经可以初步体会到“易筋”的妙处了。因为骨架全靠经筋串联,你都要建立全新的骨架运动模式了,经筋怎么会得不到锻炼?这也同时对自己的身体,提出了经筋强度上的锻炼要求,就会自然进入下一层次“易筋”的阶段。再进一步说,体会到了经筋,就能体会到经络,因为经筋、经络是相符相成的。由这一步再往后面炼气、炼膜,就自然而然了。

“易骨”的内容当然不止这么点,今天给大家说的也主要是一些梗概,从思维框架上给想体会下一阶段功法的朋友们捋一捋。

内家拳是道理拳,知而后行,脑子指挥身体。思想上通达了,功夫才能下在正路上。

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坚持下去。

PS: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,只为个人学习,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(作者)不清晰而未署名,望见谅。尊重原创作者版权,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。温馨提示: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,是否适合自己,要辩证地看,不盲从。祝各位武运昌盛!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jjhmqgg.com/post/3726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x

注册

已经有帐号?